一、厨余垃圾处理的定义及特点
常言道:民以食为天,中国是烹饪大国,厨余成分复杂。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,科技的发展,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环境保护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。厨余垃圾处理的标准化处理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。
厨余垃圾处理是指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,如食品加工、餐饮服务、单位用餐等,包括废叶、剩菜、果皮、蛋壳、茶渣、骨头等。厨余垃圾在我国约占城市垃圾的37%~62%。
厨房有机物的主要成分是淀粉、食物纤维、植物脂肪、动物脂肪等。厨余垃圾处理具有明显的危害性和资源二重性,其特点是:
1.水分含量可达70%-95%;
2.盐含量高,具有地域特征,如个别地区辣椒盐含量高,醋酸含量高。
3.有机物质含量高,主要有淀粉,纤维素,脂肪等。
4.还含有氮、磷、钾等微量元素。
5.易产生病原菌,微生物等。
6.容易腐烂,发霉,发臭,滋生蚊蝇,污染环境。
厨房水分含量高,有机物含量高,可转化为资源再利用。例如,有机物含量高,经过一定工艺处理后可作为肥料或饲料,也可发酵生产沼气作为燃料或发电;厨余垃圾中富含油脂的部分经过精炼后可用于生产生物燃料。